财经头条

富时罗素或将开门迎A股 外资逆势买买买趋势不改

第一财经日报

富时罗素或将开门迎A股 外资逆势“买买买”趋势不改

周艾琳

[外资投资A股有结构性和周期性因素两方面,前者是指在原先超低配A股的背景下不断增配,后者则更多指因市场波动或情绪因素而买卖A股。结构性因素是外资配置A股的主因,因此不容易出现逆转]

[如果A股被纳入富时罗素指数,根据目前该指数约1.5万亿美元的规模,理论上有望给A股带来5000亿美元以上增量资金。]

尽管不如MSCI纳入A股时那般声势浩大,但指数提供商富时罗素CEO麦思平(MarkMakepeace)近期表示,如果确定将A股纳入,可能会给A股更大的权重。富时罗素将于本周或下周公布是否纳入A股。

第一财经记者向富时罗素问询具体的纳入时间和比例,但截至发稿前尚无回应。根据富时官网,今年9月富时罗素指数公司将再次对A股进行评估,证监会曾表示积极支持A股纳入富时罗素国际指数。此前有券商统计,如果A股被纳入富时罗素指数,根据目前该指数约1.5万亿美元的规模,理论上有望给A股带来5000亿美元以上增量资金。

当前市场最为关注的是,一旦纳入,会为A股带来何种中长期影响?在近期市场波动性高企、外部不确定性迟迟无法消除之际,外资会否逆转其配置A股的决策?外资如何看待经济放缓周期下的板块机遇?

全球最大资管机构贝莱德中国股票投资主管朱悦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外资有持续结构性增配A股的动力,这一趋势并不会因短期周期性波动就逆转。就板块配置而言,外资仍是“跟着利润走”,近期上游行业的利润上调较大,银行等金融板块的盈利展望仍然稳定。即使是被各界认为受外资青睐的消费板块,也需要根据利润良莠来进一步区分。

瑞银资管中国区股票主管施斌对记者称,随着A股纳入国际指数,长期机构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参与将日渐增多。机构将为这个零售主导的市场带来不同的投资策略,即长期导向和基本面驱动。A股国际化也将推动公司治理的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多家外资机构中,不乏一些小型机构因为外部不确定性而暂时持观望态度,但即使考虑到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上市公司盈利趋缓的因素,它们也普遍反馈,鉴于当前的估值,一旦不确定性改善,将随时伺机增配A股。

富时罗素或随MSCI纳入A股

在今年8月,证监会分别召开党委会和主席办公会部署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出的具体举措之一是积极支持A股纳入富时罗素国际指数,提升A股在MSCI指数中的比重。

富时罗素国际指数(GEIS)是英国富时指数公司旗下专门跟踪全球新兴市场指标的股指,其指数产品目前已经吸引了全球超1.5万亿美元的资金。目前,追踪富时全球及新兴市场指数的基金规模小于追踪MSCI指数的基金规模。富时罗素估计,跟踪全球指数和新兴市场指数的被动基金中,约有40%以富时指数为基准,剩余60%则以MSCI指数为基准。

GEIS指数体系按照市场和市值两个维度进行划分,市场维度可细分为发达市场、新兴市场、前沿市场,市值维度包括大盘、中盘、小盘和微盘。与中国相关的核心指数是富时环球指数和富时新兴市场指数。

2015年5月26日,富时罗素宣布将启动将中国A股纳入富时全球股票指数体系的过渡计划,当时其专门为A股设计了相应的临时过渡指数。至2017年9月,富时罗素对A股进行评估,但由于资本流动性和清算方面尚不能达标,A股未能纳入。

不过,随着A股纳入MSCI,各界也认为此次A股闯关富时罗素指数成功的概率很大。从权重上来看,目前富时新兴市场指数对中国股票赋予的权重为32.2%,高于MSCI的31.2%,但该指数目前主要集中于在中国香港和纽约上市的中资公司。有券商统计,一旦A股纳入,理论上有望给A股带来5000亿美元以上增量资金。

就谈及A股在富时罗素中的占比是否会高于MSCI时,“我认为这是可能的,”麦思平对媒体称。当然他也强调,这一决策的制定需要受到投资者和客户的支持。

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中国A股当前仅占0.78%,整体A股的纳入因子目前为5%,共计236只股票,而渐进的纳入部分是为了避免一次性冲击。

高波动下外资不改增配趋势

在对外部不确定性的担忧下,前两周A股几度出现大幅下挫,估值已回落至低位,接近2015年中大跌和2016年初“熔断”时的水平,各项指标仍然显示出市场情绪高度谨慎,截至9月11日,前十个交易日的日均成交金额不到2600亿元。

逆势之下,外资仍然是净买家。截至上周,沪港通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3.99亿元,深港通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3.95亿元,合计流入7.94亿元。

“很多行业都超卖了,我们一方面在等待不确定性缓解,另一方面在等待美股回落,届时是增配A股的时机。”澳洲安保资本基金经理纳埃米(NaderNaeimi)对记者表示。

朱悦也对记者表示,今年A股动荡主要还是因为外部因素所致,外资净买入A股的结构性趋势仍会持续。“绝大多数外资对A股仍是相对配置,相比之下,内地的私募等机构才是绝对配置,所以在情况不好的情况下就会卖出,这也是北上资金和南下资金的区别。”

具体而言,外资投资A股有结构性和周期性因素两方面,前者是指在原先超低配A股的背景下不断增配,后者则更多指因市场波动或情绪因素而买卖A股。结构性因素是外资配置A股的主因,因此不容易出现逆转。

“结构性因素一直存在,由于此前外资一直是超低配中国的,中国占全球股票指数仅约3%,即使早前配置的也只是例如腾讯、阿里巴巴这类股票,这类配置其实并不完全反映中国本地经济,更多还是属于互联网板块的配置。但如今外资开始更多关注中国内地资本市场。”朱悦对记者称。

A股纳入国际指数无疑是结构性驱动因素。多家外资机构也对记者表示,随着中国证监会不断与MSCI沟通并改善A股各种机制,纳入可能会加速。每次的纳入并不一定是等比例扩大,未来纳入幅度很可能更大。

外资关注盈利和中长期发展

就外资对于A股的行业偏好而言,一般看重基本面(盈利指标)和中长期发展。

朱悦就对记者表示,“跟着利润走”还是外资的主要思路。“我们将板块分为盈利上调和下调两类——例如大宗商品、石油石化等上游行业基本都出现了上调,而下游的例如汽车等压力则较大。”

她也表示,就金融板块而言,例如银行,“实际上最近还是属于偏防御性的,基本面比较稳定,最近外资也出现了加仓迹象。原因在于,几大行的利润预期都比较稳定,加之估值本来就很低;此外,国内私募、公募此前都对银行超低配了,因此也不会受到很大的抛压。”

纳米埃则对记者表示,外资更为偏好中国的白酒、银行、建筑等行业,因为外资研究员对A股的覆盖面有限,且更多覆盖大盘蓝筹,但是也要区分盈利良莠,白色家电遭遇抛售是因为存在基本面的挑战。

根据中报数据,相对一季报回升幅度前五的行业为:商贸(+38.1%)、钢铁(+34.4%)、化工(+18.4%)、采掘(+11.4%)、军工(+10.1%)。连续两个季度增速回升的行业有食品饮料和银行。

此外,由于外资的业绩考核期限较长,因此其也愿意持有受益于中国长期发展的股票。例如,即使此前医药股遭遇较大波动,但施斌对记者表示,“只要我们的投资理念未变,就不会过于担心短期市场波动。该行业仍处在增长初期,在长期具有很好的增长潜力。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私人医疗健康支出将快速增长。”当然他同时表示,仍会选取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行业龙头进行投资。

外资机构也普遍反馈,并不会太关注GDP数字,更重要的是从哪些领域寻找能够从中国结构变化中受益的优质公司,包括消费、医疗健康、信息技术和保险等“新经济”行业都存在机遇。